六步科学选型流程
系统化的选型方法,帮助企业找到最适合的ERP系统
需求调研
深入了解企业现状和管理痛点,明确ERP系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业务流程梳理
- 痛点问题分析
- 需求优先级排序
市场调研
全面了解市场上的ERP产品,筛选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候选系统
- 产品功能对比
- 行业案例考察
- 供应商背景调查
产品演示
邀请候选供应商进行产品演示,实地考察系统功能和操作体验
- 功能演示验证
- 用户体验测试
- 技术架构评估
综合评估
建立评估体系,从多个维度对候选系统进行量化打分
- 功能匹配度分析
- 成本效益分析
- 风险评估
商务谈判
与首选供应商进行深入商务谈判,确定项目范围、费用和服务条款
- 合同条款审核
- 价格谈判优化
- 服务保障确认
最终决策
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最终选型决策,签订实施合同
- 决策委员会评审
- 合同签订
- 项目启动准备
关键选型标准
全方位评估ERP系统,确保选择最适合企业的解决方案
功能完整性
系统功能是否覆盖企业全部业务需求,避免功能缺失
性能稳定性
系统运行速度快、稳定性高,能支撑企业长期使用
灵活扩展性
支持个性化定制和二次开发,满足企业特殊需求
易用性
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降低用户学习成本和培训难度
安全可靠性
数据加密、权限管理、备份恢复等安全机制完善
行业适配性
是否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成功案例,匹配行业特点
性价比
综合考虑软件费用、实施成本、维护费用的投入产出比
服务质量
供应商的实施能力、培训服务、售后支持水平
技术先进性
采用先进技术架构,支持移动化、云化等新趋势
七步实施方法
标准化的实施流程,确保ERP系统成功上线
项目启动
成立项目组、制定项目计划、明确目标和范围
需求确认
详细需求调研、蓝图设计、方案评审和确认
系统配置
基础数据准备、系统参数配置、权限设置
二次开发
个性化功能开发、接口对接、报表定制
系统测试
功能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用户验收
用户培训
分层级培训、操作手册、上机练习、考核
上线切换
数据迁移、试运行、正式上线、持续优化
选型常见误区
避开这些陷阱,让ERP选型更加顺利
只看价格不看价值
过度关注软件价格,忽视实施成本、后续维护成本和系统能带来的价值。应综合考虑TCO(总体拥有成本)和ROI(投资回报率)
盲目追求大而全
贪多求全,选择功能过于复杂的系统。导致实施难度大、使用率低、投资浪费。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系统
忽视行业适配性
不考虑行业特点和企业个性化需求,选择通用系统。导致系统无法满足业务需要,需要大量二次开发
轻视实施服务
只关注软件本身,不重视供应商的实施能力和服务水平。三分软件七分实施,服务质量直接影响项目成败
缺乏长远规划
只考虑眼前需求,不考虑未来扩展。系统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造成重复投资
决策过于主观
由少数人拍板决定,缺乏系统评估。应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多部门参与,综合各方意见做出决策